[9].云生活不仅仅是数据


2019年11月20日 11:37

如今满世界的手机、平板、电脑成为了上至80岁老人、下到2岁小孩都能接触到的物件。

大多数人的生活已经完成和电子产品构成的“云生活”的捆绑,很难轻易解绑。

聊微信,刷抖音,看新闻,逛商城都可以通过电子产品完成,人们俨然不再需要出门,甚至连出门吃饭都换成了点外卖--坐等饭到家门口,这就叫做“云生活”。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以为我跑题了,然而并没有--你每天浏览的网页,聊的天,看的新闻视频,各种动态都被运营这些产品的公司完整保留了下来。

你使用什么出行方式,去过哪,什么时间消费了多少钱,你发的和谁见面约会晒的图,这些都是数据。

很多人创造出来的数据构成的用户画像不需要复杂处理就能给他们贴上一个标签,从此生活“被标签化”。

用户画像,是个产品术语,是企业通过分析用户大量的习惯和行为产生的数据,进而达到精准的区分用户群体的一种方式。

很多人每天看的头条系产品,就是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视频列表推荐,引导用户花更多的时间在产品上,从而给广告、推广、运营带来人数基数。

当然,电商购物类网站也是同理,根据用户定期购买某类物品的习惯进行精准产品和同类推荐等。曾经同事调侃的在某宝只是搜索过 1 次安全套之后就一直被推荐情趣用品,就是这么回事。

互联网大企业互相入股、持股、资源互助、用户数据互相授权,今天你在某聊天软件和朋友讨论想买东西明天就能收到某款购物软件的相关推荐。

以上提及的是用户造的数据在产品中的应用,充分说明数据也可以是活的。下文说说个人数据的事情。

前几年各家云盘的免费热潮算是把资源共享这个互联网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份资源上传,多个用户转存,大家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的心态都情绪高涨。

在没有这么大存储空间的时候,大多数人把数据资源存U盘、硬盘、电脑里,塞得满满当当,生怕遗漏了重要的资源。

回过头来,生活真的需要那么大的空间吗?不能被利用的资源就是无用的,存储介质很难保证 10 年后还能正常用,况且中途可能由于设备损坏导致资源丢失。

那么那些存起来的资源数据真的值得保留吗? 学习一门知识,保存了多个系列的课程视频,从最初雄心满满觉得看完就会了到后来半年甚至 1 年、2 年后仍然在占据着存储空间并且学无进展,这样的心态更常见吧?

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构成的云生活丰富了你我,而它们也创造并记录了你我更多的数据。毕竟人是活的,没用的数据要适度被筛选然后被清空。

云生活不仅仅是数据,更应该体现你我的状态,有价值的状态。

©2020 aiyue.fun 京ICP备17004527号-3